随着成本上升和需求低迷继续影响航空业,全球主要航空公司以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为由,正在缩减或停止飞往中国的航班。
各大航空公司纷纷缩减航班规模 中国 由于运营成本增加和需求减少。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俄罗斯领空的关闭仍然有效,许多欧洲航空公司被迫绕行 俄罗斯,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路线长度。这些更长的航线需要更多的燃料和更多的机组人员,使得飞往亚洲的航班在财务上面临挑战。相比之下,中国航空公司保持着竞争优势,因为它们继续飞越俄罗斯,实现更短、更高效的航线,并使它们比欧洲同行具有运营优势。
近年来,维珍航空和斯堪的纳维亚航空等著名航空公司已完全撤出中国,其他航空公司也大幅削减了航班班次。例如,维珍航空 (Virgin Atlantic) 于 2022 年停止了所有飞往香港的航班,并关闭了在香港经营 30 年的办事处。这种转变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更广泛趋势,随着中国航线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航空公司将飞机重新部署到利润更高的地区。
运营成本上升和航线延长
由于乌克兰冲突后欧盟和英国禁止俄罗斯飞机进入其领空,俄罗斯通过向欧洲航空公司关闭其领空进行报复。这一限制导致欧洲航空公司飞往亚洲的航线更长,从而造成一系列成本负担。例如,这些延长的飞行路线需要额外的燃料,而随着机组人员数量从两名增加到三名或四名以适应更长的旅行时间,人员费用也会增加。
然而,中国航空公司并未受到这些限制的影响,从而能够运营飞往欧洲和亚洲的更短、更直接的航线。这一优势转化为更低的运营成本,使中国航空公司能够提供欧洲航空公司难以匹敌的有竞争力的价格。随着欧洲航空公司应对日益增加的运营复杂性,中国航空公司正在利用其运营更高效航线的能力,扩大其市场份额。
针对高需求地区的战略调整
由于往返中国的旅行需求仍然较低,全球航空公司正在将资源重新分配到更有利可图的目的地。例如,英国航空在停飞北京航线后,将飞机改飞开普敦,客座率从北京航线的55%上升到开普敦的90%以上。这种战略性重新部署突显了运营商选择将资源集中在需求强劲的地方的更广泛趋势,以确保更高的投资回报。
中国的经济挑战进一步导致出境游需求减少。尽管到 2023 年中前往中国的国际游客数量仅为 1,725 万人次,但这比 2019 年的 4,910 万人次显着下降。例如,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澳洲航空 (Qantas) 在 2023 年 5 月暂停悉尼-上海航线时表示“需求低迷”同样,美国航空公司正在缩减飞往中国的航班,宁愿在需求稳定之前保持最低限度的存在。
尽管市场困难,中国航空公司仍大幅增长
尽管需求下降,中国航空公司仍加大了运营力度,目前处理着中国和欧洲之间 82% 的航班,高于大流行前的 56%。虽然这种增长巩固了他们的市场地位,但这是有代价的。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报告 2022 年亏损 48 亿美元,并设法在 2023 年将亏损减少至 4.2 亿美元。与恢复盈利的全球航空公司不同,中国航空公司继续面临财务挑战。
今年冬季,中国航空公司将新开18条中欧航线。航空分析师约翰·格兰特将这种扩张描述为“鉴于当前的需求水平是不合理的”,但他表示,这凸显了航空公司在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对现金流的驱动力。
中国航空市场未来展望
中国航空市场的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全球航空公司在成本上升和需求低迷的情况下重新评估其战略。尽管欧洲航空公司在其他地方找到了更利润丰厚的市场,但中国航空公司在中欧走廊面临着有限的竞争。然而,如果需求没有显着复苏,即使对于那些保留在这条路线上的企业来说,盈利能力仍然是一个挑战。
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经济现实和运营成本塑造了航空格局,航空公司可能需要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低迷。